市高新区2023工作情况及2024年工作谋划
市高新区管委会
(2024年2月1日)
根据安排,现将市高新区2023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及2024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政治能力,强化政治建设。制定印发《高新区2023年度党建工作计划》《基层党建“三个清单”》等,抓好各领域55名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召开党工委会议26次。开展中心组集体学习13次、专题研讨10次,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培训班1期,党工委会议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2次。成立14个住宅小区党支部,指导机关、国企、非公企业共4个党支部按期进行换届选举,深入落实非公企业“双创两提升”工程,获评2022年度宿州市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先进单位”。进一步扎紧扎牢制度笼子,制定防范措施190个。
(二)扛起主体责任,推动高质量发展
1.主要指标情况。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亿元,下降8.8%;完成四上企业产值93.2亿元,增长2.1%;规上工业增加值5.9亿元,下降13.2%,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46.3亿元,增长12.8%;限上消费品零售额2.35亿元,增长38.1%;固定资产投资32.4亿元,下降51.7%;技改投资6.99亿元,下降58.8%;民间投资23.4亿元,下降55.8%;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7.3亿元,增长17%。
2.项目建设情况。2023年园区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61个,总投资487.5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3.87亿元。全年完成投资64亿元,投资完成率100.2%。年度计划开工项目16个,开工14个,开工率87.5%;计划竣工项目20个,竣工15个,竣工率75%。汴水之畔超算中心、淮海智算中心、算力互联智算中心一期交付使用,智能算力居全省前三。博朗云、迎盛二期等项目年内陆续投产,数字星空工业厂房装修完毕正在试生产,英特丽EMS不断扩大产线,信诺技改设备陆续进场。
3.“双招双引”情况。累计签约项目40个,协议引资约129.713亿元,工业类项目12个,包括钛创新能源、永泰数能、海璟水产二期、优必选科技、星空工业等项目,协议引资115.8亿元;云计算类项目16个,包括算力互联、广云智算、耀强文化、翼泓网络等项目,协议引资13.25亿元;其他类项目5个,包括上海均和、中淮集团等项目,协议引资6300万元。高新区将加快洽谈360安全运营中心、大神控股、它人机器人、博泰车联网、国汽智联、生荣鑫二期等成熟项目进度,力争早日签约落地。加快推进钛创新能源、永泰数能、优必选科技、海璟水产二期等重点落地项目开工建设,加强调度星空工业、新联时代、算力互联等在库项目投资进度。
4.宿杭结对情况。持续开展与杭州市(余杭区)合作对接,引入联欣时代、杭州邦宇等一批杭州项目落地。与杭实集团、市产投集团、市高新建投公司签订合作共建杭州宿州产业园区框架协议,目前已成立杭宿高新产业发展(宿州)有限公司。为落实 “管委会+运营公司”合作模式,市高新区成立了杭州宿州合作产业园区管理办公室,统筹推进杭宿产业园各项工作。正在与杭宿高新产业发展(宿州)有限公司联动开展相关招商活动和区域合作工作,目前已签约热联集团、南越新能源、浙江云针科技区域数据中心等3个项目。正在积极跟进杭州基础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水务系统制造基地及区域运营中心”等8个项目。
5.为企服务情况。成立营商环境办公室、人力资源办公室、融资服务专班等,不断优化为企服务机制。在同省普惠担保、省科技担保协议的基础上,与农行、建行、交行、徽行等多家本地银行进行合作,开展“园区贷”“科技贷”等政策担保贷款,帮助对接企业35家,授信额度2亿元,已放款到位23家,到位资金1.07亿元。与市担保集团合作,创新实施“云都贷”,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成立华鑫供应链公司,为数字经济企业提供原材料和产品购销平台,解决资金周转问题。针对企业用工难问题,组织校企对接活动14场次,线上线下招聘会8场次,累计帮助企业招工1900余人。指导阿尔法产业园成功申报国家级众创空间,实现我市国家级创新平台零的突破。指导十锎科技公司何向南团队申报省级高层次人才团队,已经省科技厅评审通过,获批后将成为我市第一家省级A类人才团队。
二、四季度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一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四季度市高新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组织党工委中心组理论学习3次、研讨交流3次,举办专题读书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调研走访,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2篇,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推进主题教育见行见效。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举办发展党员培训班1期,37名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培训学习,新接收预备党员16名。持续开展党建指导员“七项行动”,举办“擂台比武”1场,完成第五批非公党建指导员年度考核,征集“探索创新民营经济党建工作方式”主题征文5篇。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到市档案馆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牢记初心使命。配合做好省委巡视、市委巡察工作,按要求提供相关材料。
二是持续开展“双招双引”。四季度新增签约项目10个,协议引资62.8亿元。其中工业类项目4个,包括钛创新能源、宝莱电气二期、方泰电气等项目,协议引资61.2亿元;云计算类项目2个,为杭州热联项目和多威尔智慧城市项目,协议引资1.5亿元;其他类项目4个,包括徐州通能电气等在内,协议引资0.1亿元。第四季度新增利用省外资金项目(报省项目)共计1个,实现到位资金8.8亿元;无新增外资项目,无利用外资到账。
三是全力推进重点项目。1.用好项目保障机制。四季度召开项目谋划、招引、推进调度会共3次,各网格组召开片区项目推进调度会各1次,严格对照“六个有没有”,预排工期,压茬推进,着力解决钛创新能源、国创超算中心等项目落地前要素保障问题。2.加强推动项目库建设。四季度谋划明年重点项目156个,总投资1098.91亿元,计划新开工项目40个,总投资352.48亿元。谋划成熟的1亿元以上项目滚动更新进市级重点项目库,目前在库项目57个,总投资611.3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1.83亿元,计划新开工项目17个。市库成熟的固投3亿元以上项目分批次列入省级重点项目库,目前在库项目8个,总固投106.2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9.5亿元。3.加大项目挖潜力度。四季度,将项目投资挖潜工作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通过政策宣讲、走访座谈等形式,结合安全生产检查(10件)、节能降耗检查(5件)、“四上”企业调研(20家)、“五经普查”(55家)等工作,地毯式摸排有投资潜力的项目,鼓励佳力奇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更新技术设备、开发新产品,指导英特丽等企业优化投资结构,对优质项目承诺在市场订单合作和银企对接融资方面给予帮助。
四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季度共计新开工城乡建设重点工程项目2个,完成投资1.57亿元。截至12月底,年度计划开工重点工程项目10个,实际开工项目9个,开工率90%,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0.0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4.97亿元,投资完成率49.6%。
三、2024年重点工作谋划情况
2024年,园区将加压奋进、逆势崛起,聚焦项目建设、双招双引,全力推动经济运行企稳回升。
初步计划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8%,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2%,高新技术增加值增长12%。力争培育“四上”企业24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大数据企业10家、战新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5家。
(一)聚力党建引领,夯实政治根基。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加强党员干部廉政警示教育,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持续深化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抓实农村基层党建“一抓双促”工程,做实城市基层党建“三抓一增强”工程,推动各领域党建全面过硬。
(二)聚力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后劲。全面实施“招商提升年”行动,计划签约5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协议引资突破200亿元。当前已初步筛选拟签约项目27个,投资规模约130.9亿元。一是进一步明晰招商方向。做强算力产业,加快推进国创智算、电信智算中心、算力互联二期等一批重大算力项目签约落地。做优新材料产业,依托佳力奇碳纤维,推动与中国商飞合作,拓展民用航空业务。积极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合作,建设航空航天新材料产业园。培育人工智能产业,全面落实市政府 “十个一”的要求,以优必选项目落地开工为契机,加快洽谈哈工大机器人、车泰斗、它人机器人等项目,打造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布局新能源光伏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加快洽谈宝莱特、大神控股、芯都半导体、安智杰科技、博泰车联网等重大项目,全力推进钛创科技项目尽快开工。二是进一步统筹招商力量。在成立算力及人工智能、新能源光伏和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及智能制造、新材料等4个产业专班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珠三角、长三角、北京等区域开展招商攻坚。三是进一步拓宽招商渠道。在中介招商方面,目前已与上海均和、杭州邦宇建立招商合作关系,意向招商项目线索15个。在基金招商方面,正在筹建产业基金,并通过国芯创投、桉树资本等基金公司积极对接项目。在商协会招商方面,已与上海安徽商会、苏州安徽商会、杭州安徽商会等开展初步合作。
(三)聚力项目建设,强化增量支撑。一是强化项目谋划储备。2024年初步谋划实施重点项目87个(不含61个长线储备项目),基建类项目23个,产业类项目64个,总投资699.15亿元,年度投资85.39亿元。其中续建项目32个,总投资235.8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87亿元;计划新开工项目55个,总投资463.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4.52亿元。二是强化项目推进调度。加快实施钛创新能源、海璟二期、星空智能二期、宝莱特新能源等实体工业项目和算力互联二期等产业优势项目,力促尽快投产达效。推动争取项目力争杭宿智能制造产业园一季度交付,首批签约企业入驻。三是强化项目入规纳统。建立有效联动机制,实时跟踪项目进展。针对新开工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新投产项目提前介入,确保项目及时入库纳统,尽快扭转投资下滑局面。
(四)聚力为企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加大培育力度。加大对准入库企业的培育,力争年度新增“四上”企业20家以上。目前初步摸排工业8家、服务业8家。二是做好各项服务。用好“标准地”等项目并联审批制度,优化招商引资政策,在企业用工、降低成本、科技创新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不断创优营商环境。三是强化金融支撑。深化与市担保合作,加快推出“云都贷”等金融服务产品。与市小贷公司合作,针对解决企业短期过桥资金问题。发展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产销周转提供更灵活的资金支持。鼓励佳力奇、数字星空、东方果园、阿尔法等一批有潜力的企业在股权交易市场直接融资。
(五)聚力财政运行,确保良性循环。一是强化运行监控。2024年,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园区财政将重点保障年度重点工作、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更加注重资金使用绩效。二是盘活存量资产。加快推进邻里中心、深圳家居园等资产盘活工作,在现有REITs资产包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厂房资产,力争早日发行。启动保障房ABS融资,计划首期以智慧村小区为主体申报发行4亿元。三是争取上级资金。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专项债项目谋划申报力度,当前已谋划杭宿产业园道路路网(宝丰路、汴阳一路、引河路、屏山路、泗山路)、杭宿智能制造基地、绿色循环低碳示范产业园、长三角一体化防洪排涝体系等5个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数字小镇集中供暖、云计算中心产业园、宿州信息化应用平台、宿州网络安全区域运营中心等4个专项债券项目。
(六)聚力规范工作,完善内控机制。一是抓好厂房清理。严格按照收支分流原则执行房租、物业、水电等费用收取和优惠政策兑现制度,推动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二是抓好遗留问题处置。对深圳家居园、皇藏陶瓷、中卡通等3个在手历史遗留问题要有实质性地推进,力争早日完成妥善处置。三是抓好合同履约。成立园区合同履约办公室,注重对企业发展质效的考核,全面提高合同履约管理效率。四是抓好监督考核。注重“一级对一级”负责,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完善督查考核机制,突出奖优罚劣导向。
(七)聚力硬件打造,注重环境提升。一是做好征地拆迁。对小李庄、秦湖社区、小张庄3个村庄开展征收,做好港口路北延项目的征迁工作。二是做精商业配套。加快邻里中心招商进度,谋划实施濉河路沿十冯沟商住综合体等商业配套项目,不断完善园区城市功能。三是做优园区形象。对标杭州、合肥等先进城市,在城市出入口、主要道路、街头游园等重要节点营造微景观;发展夜市经济,在职工公寓、市立医院谋划新增2处集中夜市摊点场所;修复改造拂晓大道以西片区等雨污水管网,提高防汛排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