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智算未来 云都蝶变

发布日期:2023-09-04 17:09 来源: 拂晓新闻网 编辑:高新区管理员 阅读次数: 字号:

每秒百亿、千亿次的浮点运算能力,拍字节(PB)级的数据存储规模……说起这些许多人一脸茫然毫无概念,电影中的特效、场景的渲染和人脸识别、智能客服、语音翻译……相信大家应该不会感到陌生。

看得见的是智能应用场景,看不见的是智能算力支撑。大到太空探索,小到网购打车,算力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提供基础动力。

抢占云计算、大数据“风口”, 近年来,宿州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全面提升和打造产业链和供应链,形成云计算全产业链,现已成为长三角区域最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亚洲CG动画集群渲染基地、中国量子通信五大节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被列为安徽省三大算力中心,正在全力打造全国先进的算力节点”。同合肥、芜湖一道被列为安徽省三大智算中心,全力打造全国先进的算力节点,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算网协同生态。

先人一步   布局“云“端

“ ‘云’实质上就是网络,‘计算‘就是算力,’云计算‘的本质是将大量零散算力资源进行打包、汇聚、实现高可靠、高性能、低成本的算力。“市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侃侃而谈。

简单地说,云计算就是通过 Internet提供计算服务(包括服务器、存储、数据库、网络、软件、分析和智能),以提供快速创新、弹性资源和规模经济。 云服务,通常只需使用多少支付多少,从而帮助降低运营成本,使基础设施更有效地运行,并能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调整对服务的使用。

宿州市云计算产业起步较早,2011年宿州市委市政府将云计算产业作为加快宿州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方向,2013 年成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云计算作为首位产业大力推进。

建园以来,高新区立足云计算、智能制造“双首位”产业培育数字经济生态,打造“中国云都”名片,作为全市体制改革示范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不断优化产业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深化与杭州余杭区对接合作,不断提升园区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全面促进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按照市委、市政府“2+4+2”工作总思路,作为宿州市云计算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市高新区始终持续坚守云计算、智能制造双首位产业定位,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高度认可,成功获批安徽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区、省级信息消费示范县(市、区)等荣誉,位列2018中国园区成长力100强全国第十四位,跻身改革开放40年中国开发区竞争力“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榜单。

依托省级云计算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园区主动承接上海、杭州等地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相关产业转移,打造“基础云、平台云、应用云”云计算全产业链生态圈;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实施“新产业 + 新基建 + 智能制造 + 未来城市”构建完善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已具备形成千亿级数字经济产业基地的基础条件。近年来宿州市先后荣获“全国量子通信节点城市”、“华东地区最具特色的云计算中心”等称号,是全省云计算产业集聚发展重要基地,“云都宿州”的城市名片越来越响亮。

迎风而起   乘“数”而上

宿州市是安徽省发展云计算产业最早确立的“一中心两基地”之一,宿州高新区云计算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是全省唯一以云计算为首位产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近年来,宿州抢抓机遇,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融合城市转型的新契机,积极探索智能算力产业更加高效的发展路径,进一步融入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为长三角和黄淮海地区智能算力协同发展提供核心驱动,为城市转型发展智能算力产业树立特色范例。

目前,宿州市集聚了中国广电数据中心、华为、天地通、网易、阿里、浪潮、华瑞赛维5G等一批头部企业,形成了大数据处理、动漫渲染、手机游戏、电子商务、呼叫服务、网红经纪、电子竞技、AR、VR、区块链等十余个特色板块,在区域内形成产业生态闭环。智能制造产业围绕“构建链条、垂直打通、招大引强、产业集聚”的招商模式,发展智能终端、半导体(传感器)、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业务板块,集聚了宿杭之光、新亚电子、高科智能、赛华光电、霖源光电、英特丽等一批优质企业,促进云计算、大数据、5G运用、人工智能在园区融合发展,力争打造皖北数字经济新高地。

“数据之巢”不断成型,“数据之路”不断提速。宿州市积极探索“双千兆”网络协同部署建设方案和业务模式,大力推进5G、千兆光网等新技术在信息消费、垂直行业、社会民生、数字政府等领域的融合应用,为特色产业、传统企业发展带来经营管理、生产方式的数字化变革。园区云计算产业园已建成10万平方米数据中心,机房设计标准T3+(部分达到T4),规划部署1.6万个数据机柜。目前,1#、2#4万平方米数据中心投入运行,3#、4#、5#数据中心完成主体建设。华为公有云、浪潮云、量子保密通信业务及宿州政务云、5G试验区数据平台等业务全部在云计算数据中心运行。同时,完成建设长三角区域双链路高速传输网络通道,目前单向传输延时控制在5ms以内,可满足即时计算需要。

龙头企业纷纷落地,产业生态活力展现。按照“引龙头、搭平台、建生态”的总体思路,园区积极对接国内互联网头部企业,吸引华为云(开展政务云和智慧城市建设)、腾讯(开展政务云、智慧城市建设,建立Wecity联合创新中心)、浪潮云(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并就智算中心进行合作)、阿里巴巴(建设智慧农业平台、城市大脑、犀牛智造产业园)、网易云(落户联合创新中心,就企业孵化进行合作)、奇安信(建设网络安全平台、创新实验室、培训中心)、华瑞赛维(建设5G产业应用研究测试中心)等互联网头部企业相继落户,在提供一站式云服务的同时,不断赋能数字经济生态。

创新驱动作用明显,赋能实体经济成长。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优良的数字经济基因,园区形成了促进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充分利用的全新业态,对于支持创新创业、促进信息消费、壮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数字产业化不断加快。随着量子通信、超算、半导体等公共研发平台的建设,以5G产业为代表的数字新业态正在宿州加速布局。产业数字化有效运用。借鉴阿里网联化、智能化、数字化模式,宿州正在以犀牛智造、海创汇等平台为牵引,改造提升以纺织服装为代表的传统产业。不断挖掘数据新价值。聚焦数字技术,园区加强与信通院、中科大、合工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攻关,提升数字经济创新能力,重点推动车联网、智慧医疗、智慧物流、人工智能、第三方数据服务等行业算法创新。

数实融合   “算”出未来

“算力按任务类型可以分为三类:通用算力、智能算力和超算算力。”8月9日,在淮海智算中心,工作人员邱玥娓娓道来:通用算力也称基础算力,日常提到的云计算、边缘计算等都属于基础算力,它为移动计算、物联网等提供计算支持;智能算力是由基于GPU、FPGA、ASIC等AI芯片的加速计算平台提供的算力,主要用于人工智能的训练和推理计算,如语音、图像和视频的处理。在应用方面,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主要用于人工智能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创新与应用,提升传统行业的生产效率,在自动驾驶,辅助诊断、智能制造等方面大显身手;超算算力则是由超级计算机等高性能计算集群所提供的算力,主要用于尖端科学领域的计算,比如行星模拟、药物分子设计、基因分析等等。

宿州市位于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域,皖苏鲁豫四省交汇区域,周边200公里区域内拥有近2亿常住人口,周边500公里区域内拥有超4亿常住人口,也是我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赋能需求最迫切的区域之一,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市场空间巨大。近年来,宿州市发挥区位优势,面向淮海地区广阔市场,拓展数据中心业务,着力打造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重要数字经济基地。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新基建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宿州市加快完善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推动蔻享超算中心、淮海智算中心、算力互联智算中心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高水平算力中心。

2022 年 7 月,宿州与多家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共建宿州智算中心——淮海智算中心应运而生。淮海智算中心由宿州市广云智算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广云公司为云都(宿州)大数据发展有限公司控股企业,一期建设投资约为1.87亿元,已建成淮海智算中心的总算力为218.4P,可为宿州市、安徽省乃至长三角、京津冀地区的人工智能企业、政府相关单位、高校、科研机构、研究所等提供 AI 算力服务。

智算中心的建设有利于打造宿州市“云、数、智、用”一体的智能创新生态,搭建宿州市人工智能开源共享创新平台,吸引更多的新型人工智能企业落地宿州,为宿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夯实基础。

算力赋能    “宿”造未来

7月12日,2023中国互联网大会•宿州站智能算力高端对话在宿州举办。业内专家学者、行业大咖就加强长三角和黄淮海地区智能算力交流与合作,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算网协同生态,智算联姻、产业结盟赋能千行百业,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落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台论道。

随着人工智能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驱动力日益增强,算力、算法、数据作为人工智能的三驾马车,正在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支撑。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腹地和淮海经济协作区核心城市,宿州市正在逐步成为“东数西算”芜湖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安徽省重要的智能算力中心,打造全国先进的算力节点。

同时,云端算力也正不断突破应用场景的局限。以影视产业为例,后期制作人员为了让电影、电视剧中的特效能够流畅逼真地展现在显示屏前,往往在成片前会对样片进行渲染。

“数据中心已实现‘三网联通’,宿州电信具备2000G带宽出口,联通具备400G带宽出口,移动具备2200G带宽出口,并具备扩容能力。”市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地目前已建成宿州-上海双路由架构网络,可通过双路由网络直连上海,网络单项时延低于5ms。结合天地通公司全国组网计划,可实现华东地区时延5ms以内,京津冀时延7ms以内,远优于西部地区数据中心网络时延。

在双路由架构网络建成之前,宿州至上海时延在35ms左右,宿州华瑞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技术支持中心副部长朱奎元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35ms时延看作是普通人骑自行车的速度(15-22km/h),那么双路由的时速最高可达154km/h”。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如果说过去宿州云计算、大数据发展,已经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那么,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数字经济正逐渐成为战略新高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成为经济创造的“主引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已成为“炙手可热”的热点。

机不可失,时不可纵。宿州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承接数据中心服务业务,加速推进公共算力建设,大力支持发展私有算力建设,积极探索统筹算力资源新模式,加快推动应用场景落地,奋力打造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知名云计算产业示范基地。

“宿州将深化‘双招双引’,集聚产业资源,加速智能算力规模扩建,推动算电融合发展,以全时全域全场景应用驱动人工智能、算力产业迭代升级,全力打造全国先进的算力节点,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算网协同生态。”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启荣在2023中国互联网大会•宿州站智能算力高端对话上言辞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