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 |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宿州市交出转型发展新答卷
宿州市牢记嘱托,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 在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道路上步履不停,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宿州篇章。
在宿州市砀山迈瑞医疗科技产业园的现代化精密生产厂房内,车间机器人取代人工完成生产前期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工作人员只需要通过智能化平台,就可以全程对骨钉、超声刀杆等产品进行质量监管和追溯。
砀山迈瑞医疗科技产业园供应链系统工艺工程师李建业:已投入76台纵切设备,通过智能制造信息化平台,通过对加工数据、在线检测,及时统计反馈,动态预警等功能,实现生产信息追溯和质量管控,大幅度降低员工工作强度,保障最优质量产品发往全球终端市场。
借助数字化升级改造,实现协同上游、把控产品生产、主导销售,同时再用数据分析销售结果和消费者反馈,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发展。去年以来,砀山县持续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数字化车间、数字化生产线培育建设,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质量效益。
砀山经开区管委会企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多部门联动,搭建民营企业数字转型需要的财税金融、公共服务、人才等政策支持体系,加速推进数字化与民营企业深度融合,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400家规上制造业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300多家企业深度对接省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5.4%……宿州市以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发展为突破口,以产业升级夯实经济支撑,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宿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郭军:全力完善平台体系建设,增强赋能实体经济的能力,持续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推进重点项目加快达效,形成新的增长点。
2024年是杭州和宿州合作三周年,在宿州,双城合作结出了硕果。在安徽宿杭之光光电有限公司,企业正在生产一种主要应用于安防监控摄像头的新型切换器。作为宿杭结对合作以来最早落地的项目,这家专精特新企业由浙江企业联合中科院、浙江大学光学工程研究所创办,落地宿州以来,企业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8项,科技成果转化17项。
安徽宿杭之光光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金波:我们现在有两条生产线在满负荷运转,月产能有150万颗。现在还有五条线正在接洽,陆续上设备,未来我们还会根据产品研发状况,持续上新的生产设备。
2024以来,浙江大学控股集团、杭州实业集团与宿州市政府就“产-学-研-资”一体化合作方向展开深入探讨,以“种子项目”为关键驱动力,致力于构建“研发在杭州、转化在宿州”的协同创新模式,为两地结对帮扶以及产业协同发展注入新动力。
打造苏鲁豫皖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和长三角区域重要的数字经济基地、现代物流基地、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024年,宿州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不断激发转型发展新动能,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1%,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5%、6.3%;智算规模居全省前三,民间投资增速连续6个月全省第一,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数量全省第一。
宿州市委书记杨军:我们将继续发挥好全面深化改革的牵引作用,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加快打造苏鲁豫省际毗邻区域新兴中心城市,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贡献更多宿州力量。
(安徽台丁雨光、宿州台郭允涛)